当妈不容易,教育宝宝更是需要许多知识来“垫底”。今天小编整理了妈妈们平时最容易犯的23个育儿误区,快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1、眼屎多就一定是上火吗?真相!
23个易犯育儿误区你中了几个呢
人体在进入睡眠之后总会或多或少的产生眼屎,只要量不过多。就不需要大惊小怪。一旦孩子的眼屎过多,不要单单把“罪名”安在上火上,你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看下面这些症状再做判断吧!
●细菌感染:
眼屎发黄,眼周围有充血、发红的症状时,可能是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了泪囊之后发脓的物质就会形成“眼屎过多”的现象。这时候不要自己给孩子乱用药,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体质:
这种情况就类似于中医所说得体质“燥热型”。爸妈要注意给孩子的饮食调理,不要给孩子吃过于温补的食物,多喝水。
●“倒长”睫毛
对于有些正在睫毛的小宝宝来说,睫毛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眼睑内翻、眼睫毛向内的情况,就会刺激眼睛出现眼屎过多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一般在宝宝1岁之后就会逐渐改善啦!
爸妈在仔细清洗自己手部之后帮孩子清洁眼部卫生,每天坚持。同时不要让孩子养成揉眼睛的坏习惯。注意给宝宝较好的休息环境,同时要注意给宝宝保暖,保持身体营养,减少看电视看手机等,减少对眼部的再次刺激。适量补充维生素C也是可以的哦!
育儿过程中遇见宝宝眼屎多的问题,一定不要陷进“一定是上火”的误区,避免耽误了宝宝实际的身体情况。
2、没奶给宝宝吸什么?吃配方奶吧!
真相!
针对婴幼儿的需求,母乳中最少含有一百多种养分成分,这是牛乳中所没有的,也不能在实验室构成。天然的母乳完全不是配方奶可以比的。
妈妈在分娩之后,应该尽快给孩子吸奶,而不是等到有奶水了再给孩子吃。在孩子进行吸奶这个动作的时候,会促进妈妈乳汁的分泌更加旺盛。只要宝宝的体重不下降7%以下,妈妈还是可以坚持喂养母乳的。
同时要提醒刚生产完的妈妈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喂养孩子,适量进食一些有利于产奶的食物,同时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如果产奶情况确实不佳,也不应该过分要求自己,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科学知识是用来指导我们更好生活的,而不是要一棒子打死不能较好产奶的妈咪们!也请产妇身边的人要好好呵护新妈妈,给她们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哦!
3、给宝宝喂盐才能有力气!
真相!
1岁内的宝宝没有必要添加食盐,因为宝宝对于食盐中的钠元素需求极少,天然食品中已经可以满足。
过多的添加对宝宝反而是有害的,因为宝宝的肾脏还没有能力充分排出多余的钠,会损害肾脏,更严重的甚至会因过多的钾流失而造成心脏肌肉衰弱。而且过早添加食盐还会影响宝宝未来的味觉发育,容易造成挑食厌食!
有些老人家会埋怨孩子走路走得慢是因为没有喂盐——这个真的不要再相信了!这和孩子什么时候会走路,孩子是不是力气大真的和过早吃盐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啊!
4、刚吃完又哭是不是没吃得饱?真相!
妈妈的母乳是最契合新生儿的肠道所需,所以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所以吃完快就饿了,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对于新生儿的哭,我们需要理性对待。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天大概要哭1-4个小时,而6个月以内的孩子哭闹可能是肠绞痛引起的。所以妈妈们不要过分紧张孩子的哭闹,注意观察,理智分析!
5、晚上临睡前再吃一顿奶粉?
真相!
6个月前的纯母乳喂养是不该混入任何其余的添加食物的,包括配方奶和水。要是总在晚上就给婴儿喂配方奶,妈妈的母乳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导致无法满足喂养,而水也一样,同样会影响宝宝胃纳。
而这时候,身边的长辈有可能会说怎么不够奶水啊,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之类的。其实,不要破坏掉规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母乳与婴儿的胃纳是供需的关系,长时间的喂养会导致婴儿吃多少,母乳就产出多少,非常的“智能”。
6、清水一样的母乳,就是没营养?
真相!
前奶:每次哺乳时最先产生的奶,也就是前2、3分钟出来的奶。看起来灰灰水水的,其含水量大,可以为宝贝提供丰富的水分、蛋白质、乳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还有具有抗癌能力的免疫球蛋白。而且其富含的乳糖是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的。
后奶:含有较多的脂肪,看起来颜色比前奶白。在母乳喂养中,它可以为宝贝提供大量的热量,有助于各方面的成长。
7、6个月不到就想喂米汤?
真相!
因为宝宝6个月前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尚未成熟,过早的添加不利于生长发育,所以添加辅食都是需要在6个月后的。
而且6个月前的宝宝一般还未能坐稳,推舌反应(新生儿有一种先天性的条件反射--推舌反射,也叫挺舌反射,即舌头会对进入嘴里的固体食物(或勺子)推出,以防止外来异物进入喉部导致窒息,这个反射一般会在出生6个月左右消失。)还未消失,这时候硬是喂各种非流质的辅食容易引起危险。
至于米汤,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确实是个选择,但是现在最适合的食物还是母乳或配方奶。
8、奶粉贵的比便宜的好?
真相!
只要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牛奶蛋白,就都是普通的奶粉,一点都不能和妈妈的母乳相媲美。如果实在有特殊情况,不能给宝宝喂养母乳的情况下,建议购买适度水解配方,可以预防宝宝过敏。
a9、便秘给孩子喝蜂蜜?
真相!
宝宝在1岁内是不可以饮用蜂蜜的,因为他们的肠道功能还未完善,喝蜂蜜容易感染“肉毒杆菌”,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神经痉挛或麻痹的中毒现象。缓解宝宝便秘,最好还是多喝水吧!
10、剃光头可以促进换胎发?
真相!
宝宝在2-3岁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把胎发完全换掉,所以妈妈们不应该急于一时,想要通过剃光头的方法促进换胎发。这样做还可能会损伤宝宝的毛囊,影响头发生长。宝宝头发长了,可以适量剪短,但是一定要留有小发根,才不会损伤毛囊。
11、长牙才开始添加辅食?
真相!
宝宝即使到了月龄,只要还未长牙就不给添加辅食。久而久之营养跟不上了,宝宝的生长就更滞后了。一般来说,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长牙,但有些宝宝长牙可能会早些或晚些,无论长牙早晚,足6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了,可以吃一些米糊、蔬果泥等食物,还未长牙的可以把食物研磨或者搅拌机打成糊状,这样会更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12、枕秃是因为缺钙?
真相!
一般情况下,枕秃都不是因为缺钙,而是因为宝宝在学会转头之后,不停地磨蹭导致部分头皮不长头发。等宝宝学会坐起来或者爬行站立的时候,不需要长时间睡在枕头上,头发就会慢慢长出来的了。
13、囟门不能碰?
真相!
我们常常可以提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孩子的囟门很脆弱,千万不要乱碰,而且千万不要吹到风。
其实爸妈不要过分紧张,孩子的囟门有皮肤和骨骼的保护,一般情况下,吹风也没有很大的问题。一般清洗擦拭的动作也不会有影响。但是注意家里家具中的尖角等不要伤害到孩子的囟门是很重要的。
14、骨头煲粥很营养?
真相!
宝宝到了可以添加辅食的年龄的时候,很多妈妈会认为骨头汤含钙量高,营养丰富,所以喜欢将骨头炖煮之后,煲粥给宝宝当做辅食进行添加。
其实研究表明,骨头汤中的营养只有肉的10%,单独熬煮骨头其实并不能获得很多的营养。同时熬骨头汤不建议过长,煲汤的时候如果过长,会导致汤中嘌呤含量太高,同时骨头中铅含量多且不容易去除,不利于宝宝生长所需。
其实想要给宝宝补充营养或者增加钙元素的补充,我们应该学会均衡搭配饮食,一些肉制品、包括鱼、虾都可以给宝宝提供这方面的营养。
15、一根头发测微量元素?
真相!
微量元素的检测一般通过头发、指血和静脉血,通过一根头发来检测微量元素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而且国家2013年就发布了通知,除非是诊断需要,不然不能对儿童展开微量元素检测。
16、为了好消化,一直坚持喂糊糊?
真相!
早期添加辅食时,应该是从汁状或糊状开始,以适应宝宝的胃肠道。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应该逐渐过渡到较软的固体(如煮蔬菜)、硬固体食物(如水果、饼干等),这样有助于锻炼宝宝咀嚼能力、胃肠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坚持软、烂、糊、汁,会使宝宝咀嚼、消化能力发育落后,迟迟不能接受固体食物,影响营养素摄取。
17、吃DHA就可以让宝宝聪明?
真相!
一般情况下,宝宝不需要额外添加DHA,因为一般的配方奶粉中,也已经含有足量的DHA,宝宝不需要额外添加。所以妈妈们不需要专门去购买以“额外添加了DHA”为宣传的奶粉哦!
18、小婴儿不需要刷牙?
真相!
一般情况下,在宝宝萌发第一颗牙的时候,就应该进行清洁工作了。虽然有些宝宝确实存在刷牙的时候哭闹、极度不配合的情况,但是这并不能影响爸爸妈妈应该为宝宝刷牙的科学做法。虽然宝宝的乳牙迟早要换掉,但是乳牙的健康程度和恒牙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
19、宝宝骨密度低是不是缺钙?
真相!
宝宝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骨骼拉长变粗出现空隙,钙质才能在这些空隙里面沉积。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爸妈们不用太担心。但是如果生长发育时期的宝宝骨密度太大就不好了,反而需要密切关注。
20、溶豆好吃又洋气,给宝宝天天吃!
真相!
溶豆是非常受到宝宝欢迎的食物,而且还能锻炼孩子抓取物件的能力。但溶豆并不是孩子的必需品,不能给孩子过量地吃。
21、水果代替蔬菜!
真相!
宝宝不爱吃青菜,很多妈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认为可以用水果代替蔬菜补充相应的维生素,这个做法其实是不恰当的。
尽管水果和蔬菜都属于植物类食物,但其中的差异也是无法忽略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要是宝宝长期以水果代替蔬菜,无形中会摄入过多的糖分,埋下“儿童肥胖”的风险。另外,某些蔬菜中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植物蛋白质等,都是水果中不含有的。
因此,想要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那就绝不能简单粗暴地在蔬菜和水果之间划等号了。要做到蔬果肉都补充,才能做到营养全面。
22、躲着孩子抽烟就好!
真相!
香烟的有毒物质不止停留在我们可见的烟雾里,还会残留在头发衣服和墙壁上,数日之后才能去除。所以仅仅躲着还是不行的。宝宝随时都有可能在玩耍的过程中触碰到。
23、看动画学知识,少看点就行!
真相!
看动画影响孩子的不仅仅是视力,还会让动画片这样快速变化的画面影响孩子自身的思维判断,让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趋向于被动地接受这样画面,没有得到自然的锻炼。
所以爸妈们不要贪图一时的“带娃方便”而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视、手机等,美其名曰——学习知识,其实对孩子的帮助并不大!
怎么样?
这些育儿误区你中了几条?
看看朋友圈其他人的成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