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梦来自生活经验
宝宝一出生就会做梦(也包括恶梦),只是宝宝还不会表达。一直到1岁左右,虽然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但我们开始可以由宝宝的行为表达方式如难过、哭泣等,来推测宝宝可能做恶梦了。松德身心精神科诊所林耿立医师则提出,科学家研究发现,可能还在妈咪肚子里的胎儿就会作梦,不过胎儿因视觉尚未发育,所以他们的梦可是只有听觉喔。
宝宝的恶梦是有来源的
而宝宝的梦比起大人理所当然要单纯许多,何俊宪医师说明,在宝宝的小小世界里,梦主要来自生活经验,梦到的多是周围的人事物,或许是妈咪温柔的笑容、爸比生气的臭脸、香甜好喝的母乳、头撞到地板的痛痛…。妈咪猜猜看,家中的小宝贝昨晚做了什么梦呢?
易做恶梦与个性有关连
什么样个性的孩子容易做恶梦?一篇发表于睡眠期刊中的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居住在加拿大的987位6岁以下小朋友的父母,结果发现少于4%的小朋友经常、或总是每天做恶梦(相对地,大多数学龄前孩子的父母表示,他们的孩子“几乎没有”或“有时候”做恶梦)。
而这些容易做恶梦的小朋友,有几个共通的特性:妈妈在宝宝5~17个月大时就发现,他们的个性急躁、喜怒无常,白天几乎都不累、不睡觉也不休息;在宝宝17个月大的时候,个性较焦虑且难以安抚。
佛洛伊德主张,恶梦就是愿望的重现,但这个“愿望”,会有多重层次甚至相反的呈现,比方说白天工作时,面对客户的批评奚落,心里明明很想回骂、或是掉头走人,但理智会制止我们这么做(避免丢了生意,失去工作),我们仍笑脸赔不是,并回说下次一定改进。
而到了睡觉时,压抑的理智力量就不见了,白天的第一重愿望(回骂,掉头走人)于是在梦境中被满足,看似替自己出口气,但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梦到被人冷落,失去工作的处境,这是第二重愿望-被惩罚的愿望,藉由梦到这个,让自己骂人的罪恶感消失,也达到告诫自己不可再犯的目的。在许多愿望的交错纠葛之下,恶梦就此形成。
是「恶梦」?还是「夜惊」?
「夜惊」有时也会被认为是恶梦,其实两者是有差异的。何俊宪医师说明,夜惊的现象通常在睡着之后半小时内最晚不超过2小时发生,小朋友会突然地大哭大叫,甚至离开床铺,重复开灯关灯的动作…等,最后又自己回到床上睡觉,然后隔天醒来完全不记得昨晚发生了什么事!(做恶梦醒来通常仍会记得恶梦的内容。)
夜惊的原因,大多是因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何俊宪医师表示,我们的大脑可分成两部份﹕皮质及皮质下中枢,皮质对皮质下中枢有调控作用,可以控制我们对外在刺激的反应,但小朋友因为大脑发育尚未完成,所以皮质的控制力较弱,受到刺激就可能产生夜惊的情况。
其中又以性格外显的小孩(白天的活动较剧烈,可能受到的刺激较多),比较容易出现夜惊的状况。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并建立正常的睡眠规律,这种睡眠障碍就会逐渐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