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最有预见性的母亲来说,最不快的时刻莫过于她不能再做抱窝的母鸡,从自己的羽翅下把雏儿放走,让他们自食其力的时候。没有理由以种种借口来拖延这个时刻的到来。说什么,孩子还很纤弱,他四年前做过阑尾手术,应该吃母亲特殊调剂的食物,他还不能在院子里玩耍,在那里,我的上帝,他会大汗淋淋,他也不能和小朋友们去散步,他一定会忘记穿羊毛衫,等等。这样一来,母亲整天怕这怕那,而儿子也被一种意识折磨着——他觉得自己身体不健全,他比自己的同龄伙伴虚弱。
我们面临的选择是——或者我们痛苦,或者让孩子痛苦。
到底该让家长痛苦还是让孩子痛苦
对于在英国发生的一件事的回忆,至今还使我非常难过。我是不久前在报纸的新闻栏目中读到有关这件事的报道的。一位生活富裕的寡妇去世了,留下一个四十岁的残废儿子,她为这个儿子花费了毕生精力。可事实证明,她的儿子根本不是残废人。只不过是在他十一岁时,患过一种严重麻疹,险些丧命。病后恢复得特别慢,需要坐轮椅,妈妈还得给他特意做客易消化的软食。身体虚弱的男孩生就出忧郁寡欢的性格,母亲娇惯他,溺爱他。她不能放弃象我们熟知的那种保护入式的关怀,不能放弃从对她那忧郁的儿子的安慰中所尝到的满足。儿子的康复整整拖延了一生。在四十岁上,这个不幸的人下肢几乎都瘫痪了。他忘记了怎样行走,被困在母亲的房里,实际上同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
这是一件触目惊心的事情,是极特殊的情况。因此人们会对我提出异议说正因为如此,这事便不值得一议。我认为恰恰相反,值得。我不止一次有机会看到有类似倾向的母亲们,当然她们做得要比那位英国母亲适度得多。从一种奴隶般地为孩子效劳中寻求快乐,给孩子预先规定出最好的食品和东西,把关心孩子当成特殊权力。当孩子由于轻微的感冒就缺一天课,躺在床上读儿童画册,什么事情也不许他做时,自己甚至感到轻松一一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我的孩子呆在家里,他什么事也不会出,他在我保护之下,我可以抚爱他……
这番话在我们与孩子一起沉浸在他那因为一点头疼脑热的小病,而满足他的需要和给他爱抚所感到快慰的时候,哪怕只在心里说说,那么也就表达了迷惑着我们和我们孩子思想的那种‘甜蜜’的幸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