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了从根本上阻断孩子受到乙肝侵害,从1980年开始引进外国的一种乙肝疫苗,1982年开始投入生产,经现场使用后于1992年开始作为计划免疫管理(即自费)使用,2002年开始作为计划免疫。使用十多年来,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在大城市从原来的接近10%下降到1%,儿科病房的乙肝儿童也少多了。但为什么我国还有许多儿童属于乙肝高危人群呢?
尽管我国已经用了20年的乙肝疫苗,但在成人中仍有近10%的乙肝携带者,那么孕妇中当然也就有10%的携带率。我国每年有2000万孩子出生,计算下来,每年就会有200万高危新生儿产生,如果全部打疫苗——实际上,某些地区疫苗普及率不到80%——也会有40万小孩得乙肝。所以,预防和控制乙肝,就要从儿童抓起,避免再感染,并且做好产前阻断工作。
产前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方法
对未受感染的准妈妈来说,首先,婚检不容忽视,可以早知道对方是否是乙肝病人或乙肝携带者,可以早治疗、早预防。其次,育龄女性在怀孕前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肝脏没有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则可以正常怀孕,并在胎儿娩出后按照接种计划接种乙肝疫苗。
对乙肝准妈妈来说,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是乙肝患者,那么暂时不要怀孕,等到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怀孕,否则,母亲产下的高危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特别高。有些乙肝母亲产下胎儿后,2~3个月内婴儿就会乙肝急性发作,危及生命。
如母亲是“大三阳”(即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不采取阻断措施,感染率可高达100%;如是小三阳(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不给予阻断,感染率超过50%;现在对于高危儿童,单纯靠打疫苗来阻断乙肝病毒,有效率只能达到60%~70%,即10个人中就有3~4人会受到感染。
对乙肝病毒携带准妈妈来说,检查后,如果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阳性、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则可以怀孕。但怀孕28周起,需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防止宫内感染乙肝病毒,因为这种情况下,可使宫内感染率下降8%~9%。并且,在孩子出生后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种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同时使用叫做联合免疫,结合孕晚期母亲也注射免疫球蛋白,这样其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