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常常担心婴儿接种的疫苗太多,有些人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在宝宝出生后即打乙肝疫苗。那么,婴儿该打乙肝疫苗吗?
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程序是0、1、6个月分别接种第1、2、3针。人群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持续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几率越高,如1岁内的儿童感染乙肝后,将有90%以上会变成慢性带毒者;而7岁以上的人群,仅有10%变成慢性带毒者。因此,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哪些宝宝该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易感者也是接种对象。哪些人是乙肝病毒易感者呢?如果在免疫接种前进行乙肝病毒相关指标检测,证明从未感染过乙肝,则这样的人便属于乙肝病毒易感者。由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的特点,因此对于上述几种传播途径的阻断就显得相当重要,那些有可能通过上述途径遭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就更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
孕妇为HBsAg阳性,则她们的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就应采取大剂量接种的方式,以便更好地阻断母婴传播;如配偶中一方是乙肝患者或HBsAg携带者,则另一方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以免由于密切接触而受到传染。如果您将去医院接受器械检查或手术治疗,为防止医源性传播,不妨也接种一下乙肝疫苗,争取做到“有备无患”。
成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最好进行乙肝三项指标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许多家长疑惑,孩子出生时接种过乙肝疫苗,可是当孩子入托时检查发现,血液中的乙肝三项指标全部为阴性,孩子刚3岁怎么抗体就消失了?乙肝疫苗究竟能“管”多久?
从目前大量的观察资料来看,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在体内可维持10年左右。关于接种人群在完成基础免疫后何时进行加强接种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目前尚无定论,学术界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根据最近卫生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不主张加强接种。北京市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目前推荐12~13岁的中学生进行加强免疫,学生们只需接种1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μg就可以了。
根据观察,新生儿在接种基础疫苗后的1年内,保护性抗体阴性者可占10%左右,成人阴性者的比例会更高些。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加强注射、加大注射剂量或增加接种次数等,尽管如此,仍有20%~30%的人查不出抗体。现在一般采取的做法是,如果接种对象是乙肝密切接触者,特别对于母亲为HBsAg阳性者的儿童,则加强免疫时需要按0、1、6个月的程序连续注射3针,每针10μg;如果是一般人群,则加强注射1针5μg的疫苗就可以了。
如果加强注射后保护性抗体仍然阴性,则对于母亲为HBsAg阳性的儿童可再适当接种,有的专家说这类儿童加强注射多少针也不为过;而一般人群,就不必再进行注射了。最新的研究表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再感染的几率很低,10~11年中发生再感染的几率仅为0。72%。
有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久便发现传染上了乙肝,难道接种乙肝疫苗会导致乙肝吗?
一般情况下,接种乙肝疫苗是不会引发乙肝的。仅从北京市的情况来看,至今累计接种已达100多万人,尚未发现由于接种疫苗造成乙肝发病或导致HB-sAg阳性的直接证据。
有些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查出HBsAg阳性及抗-HBc阳性,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如果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没有进行乙肝三项检测,可能是在接种前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当接种完乙肝疫苗后,发现HBsAg阳性,误以为是由于接种疫苗导致的;有的人进行了乙肝三项检查,且结果正常,这也不能完全排除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可能,因为如果检查时正好处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大约半年左右),则检查结果也可能出现“阴性”。
也有少数人在完成全程免疫后由于免疫失败而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情况下,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感染的乙肝,多半是因为在完成全程注射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机体尚未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的水平较低,这时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