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在胚胎第4周,由于盲肠突出现,结肠起端才可以辨认。第12周,肠扭转完成,盲肠下降至右髂窝,随后形成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直肠来自泄殖腔,8周时与结肠相通。新生儿结肠带不明显,脂肪垂也不明显。新生儿结肠容积只有75ml左右。小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相对较长,是造成小儿习惯性便秘的原因之一。大肠组织结构也分4层,与小肠相同,但无绒毛。黏膜上皮也为单层柱状上皮,肠腺发达,含有大量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较少。13周时,形成结肠绒毛和肠腺,但绒毛在22周后退化消失。结肠绒毛形成的同时,双糖酶也出现,其活性较小肠低,但一直维持到儿童期。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食物残渣、进一步吸收水分以形成粪便。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肠腺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和碳酸氢钠,大肠液pH为8。3~8。4,既可保护肠黏膜又可润滑粪便。这种pH还有利于大肠内细菌繁殖,细菌的酶使糖和脂肪发酵分解,使蛋白质腐败分解,同时产生具有臭味的毒性物质,但一般讲,这些有毒物质吸收入血后在肝内被解毒,于人体无害。大肠内细菌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对人体还有营养作用。大肠运动较少而缓慢,有利于粪便形成和暂时贮存。当粪便机械性刺激直肠壁时便会引起排便反射,大脑皮质对这一反射有随意控制作用。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一结肠反射,产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数多于成人。足月儿出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呈黑绿色或深绿色,黏稠无臭味,2~3天后过渡为普通大便。
原来这么早宝宝就开始长身体了啊,神奇的生命。